同济医学院,116周岁生日快乐!
让我们一起致敬116周岁的她!
虽历尽坎坷犹不悔
纵千难万险而愈坚
1907
丁未之秋,宝隆立医
同济开帏,悬壶济世
1937
淞沪战兮家国破,狼烟起兮民飘零
别黄浦兮越浙赣,渡桂滇兮归李庄
面对日军的野蛮侵略,全校师生被迫一路内迁。中国之大,容不下一张书桌!一面是炮声隆隆的艰苦环境,一面是求知若渴的赤诚之心。不惧困苦的同济人,在战火纷飞中六易校址,最后落定四川宜宾李庄。
1950
新国立兮始迁汉
华科建兮济天下
百余年同济,几经坎坷
一路走来,同济人从未放弃!
如今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国家教育部、卫健委首批共建的10所部属高校医学院之一;全国首批七年制、八年制医学教育院校;全国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院校;国家中德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;我国首批同时拥有国家级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预防医学三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两所院校之一;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……
严谨求实兮名辈出甘为人梯兮英才育
华中科技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医学院为目标,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教育理念,积极推进思政教育、专业技能、职业素养有机融合,切实加强一流医学专业和医学课程建设;着力加强医学教育研究、教师能力培养与国家规划教材、国家精品课程与教学示范基地建设,培养具有“家国情怀、德医双馨、国际视野、同济风格”的一流医学人才。“学在华科大”的旗帜高高飘扬,“学医在同济”品牌更加闪亮!
同济医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、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,现有两院院士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近200人次。广大教师秉承同济人教书育人为己任的优良传统,甘为人梯,不待扬鞭自奋蹄,全方位引领学生学习。
今年5月,共有27人入选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十轮规划教材主编、副主编,总人数居全国第一!该教材被誉为中国医学教育“干细胞”教材,已故院长裘法祖院士是教材的主要奠基人。同济医学院还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(金课)等52门国家级名课程。
同济医学院输出了一大批具有崇高道德的优秀人才:“全国艾滋病防治专家”“感动中国人物”——桂希恩;“全国道德模范”“小处方医生”——王争艳;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”“白求恩式的好医生”——韦加宁;“全国劳动模范”“白求恩奖章”获得者——戴宗晴;“中国最美医生”“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”——吴孟超;“中国最美医生”——朱兰;“人民好医生”——蔡常春;“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奖”——姚尚龙;“2016年中国法治人物”——刘良;“2020年人民英雄”——张定宇;“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——胡豫;“2021年时代楷模”——李桓英……
这里,从来不乏融通古今、学贯中西的大师。他们是同济实力的展示,更是同济胸襟的佐证。
开拓进取兮立潮头鸿鹄之志兮振凌霄
实力,绝不是来自外表的浮华,而是内在历练的升华。同济医学院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加快科技创新,依托深厚的教学底蕴和强大的师资力量,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。
连续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350项。近3年,医科学者累计在SCIE、SSCI发表学术论文11659篇,其中,在CNS总刊+JAMA +LANCET上22篇。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。获批 “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”和“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”。
近年来,同济医学院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医学院的奋斗目标,强化顶层设计,提升和巩固医科的国际影响力、国际领先地位,办学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强化。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全部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。12个医学与生命科学类学科全部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%,临床医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1‰。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排名全国第一。
同心同德兮天下同济人济世兮天下济
116年来,同济人一直以“医学服务大众”为己任,在医疗服务、防洪抗震、抗击疫情、国防建设、环境治理和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等方面,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治病救人,同济有方。同济医学院现有10所附属医院,其中附属协和医院、附属同济医院是集教学、临床、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,是华中地区终极诊治中心,两家医院近年来在复旦版“中国医院排行榜” 均排名前十。其他附属医院专科特色更加鲜明。长期以来,各附属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,以爱心奉献社会,以仁术服务人民,“护心跑男”等暖医、匠医、仁医事件不断涌现。
哪里有灾难,哪里需要医生,哪里就有同济人的身影。当人民生命健康遇到危难时刻,同济人总是挺身而出、逆行而去,不惧生死,不计报酬,谱写出一曲曲救死扶伤的壮美华章。
百年同济,风雨同舟;
险恶备尝,其火不灭。
医者愿兮救伤患,仁者志兮济苍生;
历风雨飘摇,传薪火代代。
经动荡乱世,志始终赤诚。
逢昌平盛世,成大医精诚。
书百年传奇,谱未来华章。
116年峥嵘岁月,116年春华秋实
同济因医学而生,医学因同济而盛
回顾历史,同济医学院在旧社会艰难的历史条件下一路走来,薪火不灭,离不开历代同济人的智慧和奉献。
移目当下,同济医学院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胸怀国之大者,秉承初衷、追求卓越,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作出新的贡献!
哪有岁月静好,只不过有人负重前行!
华中科技大学(ihuster)
来源 / 同济医学院
文字 / 陈攻
编辑 / 程韵钦
校对 / 汪泉 郭雨辰
审核 / 邓静萍 许赟